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和教师卓越教学方面:一是以人事制度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完善以师德师风、价值引领、荣誉体系、激励机制、支持体系等协同发力的育人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尊重教师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特征,尊重每位教师的主体价值和教学投入。根据学科类别、岗位类别分类分层制定职称晋升评价标准,形成理、工、农、医、人文、社科、思政、体育艺术8个学科类别,教学科研型、教学为主型和科研为主型3种岗位类型。近年来,实质性拓展了教育教学业绩认定范围,实现了多维度考评教师教学工作实绩,提高了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在教师职称评聘中的比重。二是营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文化氛围。开展“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展示评选活动,依托学校新媒体矩阵开设了“精彩一课”“治学大家谈”“我们兰大人”等专栏,开展“萃英记忆工程”和教师节表彰等工作,展示教师潜心育人、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风采,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任继周院士、全国杰出教学奖获得者周又和院士等一批“大先生”和教学名师。三是构建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体系。打造覆盖教师教学生涯的“12345”培训模式。通过专题讲座培训、送培到院、主题工作坊、传帮带、教师教学发展分中心建设和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计划等,建立了覆盖全体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成长支持体系,形成了“课程组(一人多课、一课多人)-教学团队-教研室-专业教学系”基层教学组织运转模式。2024年,兰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甘肃省高等教育系统首个职能服务部门荣获“甘肃省创新型班组”称号。
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和学生卓越成长方面:一是坚守精英教育,培养创新引领型人才。学校以支持和保障学生“四个发展”为主线,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学科专业体系、教育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等方面,不断提升本科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努力打造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实施“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结合国家战略急需、社会发展需求和我校人才培养能力,优化调整本科专业招生计划,并根据生源结构优化培养环节和学业发展支持机制。三是设置荣誉学士学位制度。鼓励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学生探索高阶学习,引导学生追求卓越。目前已有57个专业设置了荣誉学士学位。四是建立学业预警和学生帮扶机制。建立了校院协同联动的学业预警与帮扶机制,并严格降级退学处理。学业预警人次数显著下降,由2020年春季学期的2159人次下降到2024年秋季学期的1187人次。五是严格学业考核和推免制度。加大过程性考核占比,加大“非标准答案”考核比重,鼓励教师开展高质量命题,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将本科阶段学业成绩作为推免工作最基础的遴选指标,其中学业成绩权重占比为70%(含)-85%(含)。六是建立“转出无限制、转入有要求”的更加灵活的转专业机制。进一步放宽2024级新生转专业政策,由学校进行条件审核后确保学生转专业志愿,学院不再组织考核和差额选拔。七是深化拔尖培养,鼓励百花齐放。在数理化生拔尖计划2.0和人文萃英班办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了“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了经济学、大气科学、力学、地质学、基础医学五个省级拔尖基地,设立了生物制药(2+2)新工科创新试验班,探索设立临床医学萃英班和地球科学萃英班。八是完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学生干部选拔、综合测评、评奖评优、资助工作和推免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等,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